很多戀人經過長久的戀愛奮鬥
或許是擊敗眾多情敵脫穎而出
或許是成功說服父母終得首肯
到了確定要結婚時
就會完全鬆懈,解除武裝
以為大勢底定,得意忘形 功虧一簣
.
.
.
在執業的歷程中
看過好幾對,看了結婚日卻沒結婚的例子
沒結成婚的原因很多
最常見的原因就是...."吵架"
.
.
.
或許你會問:結婚是喜事,要吵什麼?
.
.
.
那你有所不知,能吵的東西可多了
一.餐廳可以吵
有人要福華,有人要福容,有人要福泰,這樣可以吵
.
二.喜餅可以吵
有人要高帽子,有人要新建成,有人要郭元益,這樣可以吵
.
三.聘金可以吵
要不要收聘金可以吵, 聘金數字也可以吵
.
四.迎娶地點可以吵
新郎住台北,新娘住台南
男方希望女方能前一天,先住進台北的飯後
然後迎娶當天再到飯店迎娶,以免舟車勞頓
但女方希望能從家裡被迎娶
免得鄰居以為女兒跟人私奔
這樣當然也可以吵
.
五.日子可以吵
我有組客人決定要共結連理,來店裡擇日
這天新郎新娘 男方家長 女方家長全到場
照往常詢問完新人生辰,雙方父母年次
我問:那你們希望日子看在那一段時間
是上半年還是下半年,還是看明年?
我剛講完,男方父親沒先詢問親家的意思
就搶著說:喜事,越快越好啦
而女方家長,可能捨不得女兒,希望能晚一點
所以強勢的說:我不想女兒那麼早嫁,明年吧
瞬間空氣凝結,臉色凝僵,氣氛凝重
那個案子,我除要幫他們看日子,還要擔任調停者
.
.
.
.
吵架的事情大概就這幾項
而吵架的組合則有以下幾種
.
一.父母跟子女吵
一般來說,新人認為結婚是兩人之事,自己講好即可
孰不知結婚是兩家族的事,喜宴的主人是男方家長
你若不信,去找張喜帖來看,敬邀那一欄是寫誰
喜宴來的大多數都是,新人不認識之人
因為你爸媽辦喜宴,請的是爸媽的朋友
那新人的朋友ㄋ?
有啦,少數幾桌,然後有多遠坐多遠
坐到要用望遠鏡那麼遠
所以往往和父母想法不同
然後就會出現這樣的聲音
"那這樣,我不去,你們自己辦"
.
.
二.情侶自己吵
除喜餅 喜宴這些結婚之事可以吵
在談戀愛時,很多事情可打混模糊
一但決定要結婚,那就得要講清楚
家事分配,家用分擔,是否跟公婆住
這些婚後之事也可以吵
加上有些男生覺得大勢底定,也懶得溝通
所以也就會有"那這樣,本小姐我不結了"
.
.
三.親家對吵
每個家庭有自己的風格和背景
有的家庭富裕富有 有的家庭經濟小康
有的家庭喜好熱鬧 有的家庭喜歡低調
有的家庭傳統保守 有的家庭先進開放
有的家庭要選日子 有的家庭日日好日
所以在結婚的形式 細節 內容就不盡相同
此時若雙方都強勢主導
那就很容易造成誤會和波折
所以就會有"那這樣,這門親事我不同意"
.
父母和子女有感情
情侶之間當然也有感情
所以吵歸吵,大多能收拾善後
但親家之間,可沒什麼感情可言
甚至連面都沒見過
萬一鬧僵惡言相向
那就真的不用結了
.
.
.
.
.
其實就如先前所說
"結婚是喜事,有什麼好吵?"
.
.
.
父母希望孩子幸福圓滿
新人也是希望幸福圓滿
everybody希望幸福圓滿
既然目標一致
只要多點尊重和同理心
如此一來,自然能水到渠成 幸福圓滿,world peace
.
.
.
.
祝福即將結婚新人,一切順利,執手偕老
.
.
.
.